TPS 与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


# TPS 与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

# 解析经典性能图

一张经典图:

性能图

上述图中描述的是:

  • 三条曲线

吞吐量曲线(紫色)、使用率/用户数曲线(绿色)、响应时间曲线(深蓝色)

  • 三个区域

轻负载区、重负载区、塌陷区

  • 两个点

最优并发用户数、最大并发用户数

  • 三个状态描述

资源饱和、吞吐下降、用户受影响

存在的误差

  • 重负载区的资源饱和 TPS 达到最大值之间都不是在同样的并发用户数之下

如:当 CPU 达到 100% 后,随着压力增加,队列慢慢变长,但由于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幅度会超过队列长度,此时 TPS 会增加,也就是在资源使用率达上限之后,还会有一段时间 TPS 才会达上限

  • 响应时间不会这么陡峭,不一定是在塌陷区上升,在重载区就有可能上升

  • 吞吐量曲线不一定出现下降的趋势,控制好的系统会持平

  • 最优并发数通常是一种感觉,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

  • 最大并发数,肯定是在之前的某个位置

  • 没有考虑锁或线程配置不合理的情况

# 场景定义

根据场景进行一些概念的定义:

场景定义

如此划分原因:在具体场景的操作层面,只有场景中的配置是可操作的

(完)